缺钱啊缺钱!即便募资额腰斩也要咬牙上市。
10月31日,无人机制造商——亿航智能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的招股书中显示,计划募资额为1亿美元。12月5日亿航智能更新招股书,招股书显示,此次拟发行32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(ADS),每股发行价格估计在12.5美元至14.5美元间,另外承销商还有48万股ADS超额配售选择权。以此计算,公司募集资金规模将在4000万美元至5336万美元。妥妥的腰斩。
又能奈何?臣妾也不想啊!但亿航智能资金实在捉襟见肘,近几年来亿航智能经营净现金流持续为净流出,且流出规模不断扩大,2017年末净流出3843 万元;2019年末净流出4341万元,2019年仅前三季度就净流出7025万元。
风投“金主”们近年来对其也很是谨慎。信息显示,自成立以来,亿航智能仅完成三轮融资,金额分别为数百万元人民币、1000万美元,及4200万美元。最后一次公开的融资还是在2015年8月。也就是足足4年多亿航智能再没有新资金注入。
《全球财说》研究发现,亿航智能主业如浮萍般摇摆,及其不稳定,目前已经很难拿出能够独树一帜或者说突出优势的业务,未来在多方竞争对手的挤压下,亿航智能的前景很不乐观。这也不难理解,为何4年多来亿航智能难以再获得风投资金,毕竟风投们的“火眼金睛”能力不是白给的。
主业多变
亿航智能在创立初期是一家以主营消费型无人机为主的企业,其后迫于市场竞争及变化等因素,业务重心转型调整。
据招股书显示,从2016年起亿航智能就开始逐步淘汰消费型无人机业务,转向行业应用级无人机。目前亿航智能主要分为四大业务板块:空中交通、智慧城市管理、空中媒体和其他(消费级无人机销售)。
从数据来看,亿航智能营业收入保持了增长,2017年、2019年、2019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70万元、6649万元、6713万元;但也只是增收不增利,由于成本费用高企,2017年、2019年、2019年前三季度持续亏损,净亏损分别为8658万元、8046万元、4784万元。累计净亏损已超2亿元。
研发费用的高企很大程度上消耗了营收的增长。数据显示,公司从2017年末到2019年前三季度研发经费支出分别为6870万元、6028万元、4170万元,占营收总额五成,也为公司现金流带来不小压力。如前所述,近几年亿航智能经营现金净流持续为净流出状态。
尽管亿航智能投入了高额成本进行研发,但其研究成果与同行业领域的头部企业相比相差很远。据悉,目前亿航智能在国内获得了138项专利,而头部企业大疆仅从2008到2017年期间就已申请专利公开数916项,拥有国家专利3206项,在美国共申请了70多组专利。几乎是山底到山顶的差距。
尤为值得注意的是,《全球财说》发现亿航智能自实施转型后,主营业务方向处于摇摆不定状态。起步时期的主业在转型后收入占比已经被压缩到今年前三季度的1.1%,而另外几项业务的占比均呈大起大落的状态,2017年以空中媒体为主流,营收占比57%,智慧城市管理还不到4%;2019年智慧城市管理业务冲了上来,占比冲近46%,与空中媒体业务占比几乎持平;2019年前三季度智慧城市管理业务占比掉落到0.2%,空中交通业务占比独占鳌头,达近73%,均是大起大落状态。
数据来源:亿航智能招股书
此外,亿航智能的产品交付量也比较低。据招股书显示,截至2019年12月5日,亿航智能已累计交付38架自动驾驶飞行器,目前还有近50个订单尚未完成。业界分析认为目前亿航智能的业务规模化能力、交付能力以及未来商业化的空间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
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
主业的不稳定也从侧面说明亿航智能在几个领域的地位并不占优势,生存空间不断在被挤压。
以2019年亿航智能业务占比最高的空中交通业务为例,亿航智能正将经受物流、电商巨头的竞争挤压。
据悉,目前顺丰、京东等电商已提出明确的无人机战略规划,加快布局无人机物流,这些巨头在物流方面显然更有优势,这给亿航智能形成了不小的未来竞争压力。并且,目前下游商家对于无人机的需求意识尚未形成,所以前期公司需要花费一定的资源去开拓市场,这促使了亿航智能短期内盈利压力进一步增加,资金需求也更加紧张。